页面

2010年10月29日星期五

昆丁瓦伦蒂诺

昆丁瓦伦蒂诺

  作为一个非学院派的电影导演,昆丁瓦伦蒂诺已经足够让我吃惊了。他对电影配乐的诠释,对叙事方式的突破,在暴力美学上的造诣已经威胁到了吴宇森。

  我看过《低俗小说》《杀死比尔》《无耻混蛋》。
   《低俗小说》的环形叙事方式,还有其中几个极具个性的人物也许是本片成功的原因。当然还包括这张经典的海报。




   两部《杀死比尔》对我来说,确实有点血腥暴力了。影片中的漫画元素,对中国武术特别是李小龙的致敬,对日本武士道的解读都很东方,加上一群高个美女,魅力的老男人比尔,乌玛•瑟曼扮演的新娘的婚礼屠杀,6个章节叙事,无比经典的配乐,中西方的混合,酿成了《杀死比尔》。说道最后,你会发现原来这是一个爱情故事,情何以堪呀。
 《无耻混蛋》属于对二战的一种臆想。印象最深的是男主角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布拉德皮特的风头被他抢的所剩无几了。影片昆丁的符号并不多,但一个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已经足够了。






谍影重重》三部曲

谍影重重》三部曲,如此精彩的特工系列电影在好莱坞已经不多见了。



   好莱坞的动作电影样式其实不多,无外乎特工,雇佣军,变异人等题材,穿插模特,美女,艳情等卖点。肌肉男要是只会露胸肌,耍酷,泡美女,飚子弹,耍弄一些高科技,那么它离奥斯卡就远了,离金酸梅奖的青睐也不远了。

 《谍影重重》并没有落入这种俗套的循环之中。马特达蒙饰演的特工伯恩在无奈地杀戮中找寻自我的过去,求得灵魂的救赎与回归。立志奉献国家事业的伯恩却被中情局的权利斗争所利用成为杀人工具,在回头的路上被围追堵截。在失去爱人的痛苦与噩梦折磨中锲而不舍,为身份而抗争。伯恩的内心世界尽显英雄的失意和苦难。最后伯恩终于揭开谜团,实现了自我的救赎。

   马特达蒙从《心灵捕手》《十三罗汉》青涩中一路走来,凭借《谍影重重》三部曲奠定了好莱坞顶级巨星的地位,其他作品还有《无间道风云》和《成事在人》。

 个人认为,这个系列比《碟中谍》三部曲出色多了,阿汤哥虽然比马特达蒙帅一点,不过不顶事。《007》系列属于奇葩了吧,有20余部之多,邦德和邦女郎换地很勤,其中的精品也是少数。刘伟强的《无间道》三部曲也是没的说的经典。


我去哪裡找 像你這樣好

我去哪裡找 像你這樣好

昨晚又夢見你了,應該是這個月的第八次了吧。
雖說清醒時的思念貢獻了不少,但夢是無法掌控的東西,這和世間許多事殊途同歸,比如愛情。我沒拜讀過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但我知道,夢是一面鏡子。我錯步上前也能看到真實和自我。
我一直在給愛情找理由,也曾陷入悖論和世俗的漩渦中。
一想到你,我就想到要和你結婚,組成一個家庭,生養嬰孩,不離不棄。
雖然到面前為止,我都是在空想,但我知道,一輩子那麼長,等待幾年又算得了什麼呢?
我去哪裡找,像你這樣好





就是有一点不合群

就是有一点不合群

昨天,去北大医院和我的高中同学阿文做最后的告别。天气真好,路上畅通,从二环上机场高速,到五环,然后就到了平房殡仪馆。

 

我还记得高中物理老师拿着作业本问:“阿文,谁姓阿呀?”

然后,她就在哄笑中上去,把自己的作业本拿回来。

这是个有脾气有性格的丫头,我的同学说,“她一直说要出去玩,结果就在病倒之前去了一趟香港,一辈子哪里也没去。”

我不知道何以唏嘘,我不知道她究竟有什么梦想,也不知道有多少梦想没有实现,她说过,要开一个小酒吧,这样自己就有喝酒的地方了。这个酒吧在一个大学的门口,有日记本,好多学生在上面写写画画,那个地方适合学生约会。

之前,我知道她生了个女儿。

之前,我知道她在沙市做一个项目,她的工作是建筑设计。

之前,她在建工学院上学,在动物园那个服装商场旁边,我有一次在那里想买一双球鞋,好像到建工学院去向她借了五块钱。

 

那时候的姑娘都朴素。很少有颓废范儿的,所以在学校里她那样子显得很特别,颓废范儿,一望即知,她对这个世界,对她自己都不那么满意。但这也不妨碍她高高兴兴的活着。

在建工学院的食堂门口,我遇见我一位师兄,他毕业之后在这所学校当团委干部,像很多前辈一样,他跟我说过一条人生格言:“如果你看一个人是傻逼,他过得还比你好,那你就一定要想办法过得比他好,你不能让傻逼在你脑袋上头。”

我唯唯诺诺的答应,但我当时就知道,我能有什么办法,大家各活各的吧。

我和团委干部在食堂门口聊天,然后他看见阿文来了,团委干部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一眼,就走开了,他知道,人以群分。

 

我和阿文是高中那个班里最后入团的两个,上到高三了,要考大学了,班主任一看班里居然还有两个人不是团员,就让我们入团了。其实,我们两个当时也不算什么落后分子,学习都不太好,成绩都是倒数的,但我们也不怎么捣乱,我们好像就是有点儿不合群,可(读作科)不是那种落落欲往矫矫不群似的不合群,就是那种无可无不可的不合群,现在,经过20来年的磨练,我还是能在万千人中一眼发现这类人,彼此心照不宣。这类人想的事儿,想问题的方式,和正常人不太一样,但彼此也没什么好交流的。

 

阿文上高中的时候好像就是有点儿爱旷课,有时候下午的课,回头一看,她座位空了。不过她喜欢学习,她上夜校,学吉他学画画,她的手挺大。我们班里学习再差的人也能考上大学,当然,我们两个上的都不是什么好大学。我们上了大学之后,还去过玉渊潭公园,我们称之为八一湖,坐在树林里发呆。后来她遇到了个麻烦事,被学校开除了。

 

我们大概有四五年没见过。有一阵儿,我听说她在亚洲大酒店做了一个装修,路过亚洲大酒店,看见一商店,门口有一个西藏小姑娘的大幅头像,我认定那就是阿文的作品,不过,我也没问过。再后来,大家忽然就人到中年了,偶尔聚会一下。有次吃饭,我坐在她旁边,看见她的IPOD,就想看看她都在听什么,拿过来一看,还TM是平克·弗洛伊德。说实话,我受不了这个,我年轻时就受不了这个。

我们在她那个酒吧里还聊过两次,但说了什么也忘了。

 

然后,我4月的一天知道她生病的消息,去医院看她,她打了吗啡,睡了半天才醒来,她说等我好点儿咱们再约啊。我们都知道她好不了。我的一个同学,她的闺蜜,一直在医院里陪着她。5月的时候,我发短信给闺蜜:“怎么样了。”回信是“不怎么样。”

真生硬。

过了会儿,那闺蜜的短信来了:“刚才是阿文拿着我的手机给你回的短信。”

那,这就是阿文和我说的最后一句话了——不怎么样。

还是挺生硬的,像她的风格。

 

后来我看到一段话——

为成为想成为的人,我们往往创造出许多虚无缥缈的理想来,然而人生轨迹不是理想决定的。而是人类内心的无意识力量决定的,这些力量促使人采取行动,行动定义本质。人从起初靠理想活着,到后来活得有点自知之明,期间充满了痛苦。

 

亲爱的阿文,你到底有过什么样的理想呢?你这辈子有什么遗憾呢?那些情感的挣扎到最后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挺傻的,但我永远也无法找到答案。我们一直都知道,你是个有个性的姑娘,可这个性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不是一样,看见蓝天碧海就会高兴,看见有创造性的东西就会欣赏,我们不是一样,得了病就会疼,疼到厉害的时候都会忍不住。我们不是和所有人一样吗?你去世那天是端午节假期的前一天,北京下了雨,电闪雷鸣的。端午节期间,超市里有好多人,买了好多好吃的,最后在殡仪馆,那儿也有好多人,办手续也要排队,外面的空地上也站了好多人,我们送的花篮扔在地上,灵车停在角落里,这是你肉体的最后存在,你的小女儿嬉笑着跑过来。亲爱的阿文。我们就是有点儿不合群,但我们对这个世界没什么怨恨,我们就是有点儿对付不了它。

 

 

亲爱的阿文,你最后的样子真的不好看。我打算忘了。我要记着你坐在建工学院教室里的桌子上,背后是一幅冷冰冰的建筑画,你穿着帆布球鞋,讲着你正在学什么,看起来你对你要学的东西挺有兴趣,你对你要做的事情满有把握。

 


    如果没有这一出,阿文也许就是少数人记忆角落可有可无的什物了,热闹的脑海永远缺少安静灵魂的安放。苗炜是三联的一个编辑,在他的一本书《让我去那花花世界》里写到很多很安静的东西,正如作者所说他也是个有点不合群的人。他的笔下的阿文独立于圈子之外,且收场不好。
      我也承认我不怎么合群。有时候我总想钻进一个圈子里,其实我就是这个圈子里的人,只是一种身份的焦虑。在一大群人里面,常常不知道把手放在哪。在聚餐和唱K时,时常觉得自己是一个蹩脚的演员。
        

历史的车轮碾过,小人物何去何从?

先说两部电影:《颐和园》与《杀人回忆》

     为什么把这两部电影放在一起呢?因为我先看了《颐和园》,然后看了《杀人回忆》,然后相互启发了一些东西。

    《颐和园》是一部禁片,导演娄烨,看过的也许不多。电影时代背景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不说你也知道发生了什么动荡。电影在叙述几个年轻大学生的感情纠葛中穿插了时代的背景,然后一切就变得很无奈了,很悲情了,很压抑了。我开始觉得电影很拧巴,就像最近拍地《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电影尺度很大,但被禁的原因还是有影射政治之嫌,片中穿插了一些历史片段。·娄烨因为未通过电影局审查而擅自出国参赛,被处罚5年内不得拍片








    接着看了《杀人回忆》,故事改编自真实故事,背景是韩国历史的一个专*制时代。一个刑侦案件由于历史原因被多次“耽误”了,嫌疑犯疯狂作案,而刑侦人员却因为动荡原因屡次错过抓捕时机,该案至今未破。影片最后极具震撼,主演久久的凝视镜头,嫌疑犯就坐在电影院里看这部电影。







(震撼的凝视)

    然后我有点明白了《颐和园》男女主角的极端了与悲苦了。

   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的命运。记得初中历史课有个“真理”------“不能逆历史潮流而动,否则会被历史的车轮碾碎”。

   历史的车轮碾碎的不仅是逆潮流而动的大人物,小人物也会无辜地像沙子一样被卷入,被吞噬。

    矿难频发,冤假错案,暴力强拆,食品安全,环境恶化,房价暴涨,医疗事故,有毒泄露,城管暴力执法,利益集团斗争,道德缺失,教育崩溃,行政腐败

   那么在混乱时代,或者说在不理智的时代,一个小人物怎么才能保全自己呢???

    我也不知道答案,但我知道这些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茶馆》告诉我们:那是一个想当顺民而 不能的时代。

    谁能告诉我答案?


世界的黑泽明

世界的黑泽明2010-08-02 21:48 (分类:默认分类)


         亚洲电影导演中,黑泽明有“世界的黑泽明”的称誉。《罗生门》《七武士》《蜘蛛巢城》《乱》《影子武士》《梦》都是经典大作。

   我看过前五部,虽然年代都有些久远,但影片的魅力仍然让人无法抗拒。

  《罗生门》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小说,表现了人性的灰暗与不可莫测。同一个案件当事人各执一词,但都是为了掩盖自己的丑陋以美化自己,人性的贪婪让人一度感到绝望。最后真相大白之后,作者以雨过天晴之意给人以希望。片中三船敏郎的表现尤为出彩。

   《七武士》的故事就是七个武士帮助农民抵抗强盗的侵略。其中七个武士的刻画入微,描绘出一个阶级间的复杂情感,归根到底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信任与相互扶持。

   《影子武士》和《蜘蛛巢城》,《乱》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写照。日本乃小国,但战争地刻画仍然让人叹服。日本战国的风云人物有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

   《影子武士》把战争刻画地恢弘大气,传神地表现出一个窃贼到影子武士的转变,仲代达矢的演技让人佩服。

   《蜘蛛巢城》改编自莎士比亚的《麦克白》,揭示了预言与现实,真正的魔鬼其实在心里。

   《乱》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说来的确是悲剧。权利的争斗,父子反目,最后的家族悲剧。

     黑泽明在对战争色彩,行军博弈,配乐都让人震撼。



《罗生门》



《蜘蛛巢城》


三船敏郎


《乱》


仲代达矢


《影武者》




《七武士》


由贾樟柯试水商业片想到中国导演群像

  “贾樟柯即将拍摄武侠片,启用明星演员,试水商业片”。这也许会是他由独立电影人转向商业制作的一次试水,或许是他电影事业的拐点。
       06年他就曾向周杰伦抛出橄榄枝,邀其加盟《刺青时代》。虽然日本片方积极撮合,但周董档期满满,对合作也持保守态度,合作便不了了之。
    贾樟柯,中国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 独立电影人的标杆。既然打上了“独立”的标签,电影在商业上就基本注定是小众的。
      在我眼里,“独立”是值得尊敬的。做电影,做音乐,能做自己喜欢的,而不会被资金掐住脖子,不会遭受类似被按揭的命运。左小祖咒能一如既往地跑着调唱歌,周云蓬能唱《中国孩子》,李杨能拍出《盲山》,王全安能拍《团园》《图雅的婚事》。
      贾樟柯的电影视角指向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的生存生态,传递着人文关怀与尊严。从《小武》《世界》《任逍遥》再到《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一路走 来,不上千万的投资,御用的赵涛和王宏伟,一群本色演出的群众演员。没有大制作和大投资,他是最著名的中国导演之一。
     在中国,文艺片是电影资本市场的钉子户,但不可否认,钉子户一直在为中国电影人挽回了颜面。
      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在资本市场的大潮下,耐不住寂寞地奔向商业片的怀抱。
      06年,从水城威尼斯载誉而归的《三峡好人》与老谋子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同一天上映。我用“被屠杀”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媒体发出了“崇尚黄金的年 代,谁来关心好人”的感慨。之于黄金满眼,全明星阵容和“大馒头”,观众大多忍受不了电影的沉闷,能坚持看完电影的无几。国内国际的巨大反差在一定程度也 刺激了贾樟柯。
       一旦贾樟柯转战商业片,他会跟上谁的脚步呢?还是有不少前车之鉴的。
      张艺谋走了几年的文艺辉煌之路后转向商业大片,便走上了不归路。从国内第一次大制作尝试的《英雄》开始,《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系列电 影,虽然为繁荣电影市场贡献颇多,但骂声不断。他和高仓健合作的《千里走单机》已不复当年的《活着》《红高粱》。今年开拍艾米的《山楂树之恋》,纯情的观 众也不应该过分期待。同为第五代导演的陈凯歌在商业的道路也十分坎坷。《黄土地》《霸王别姬》的国际声誉实在无法和《无极》联系到一起,不得不让人思考其 “堕落”的速度。文艺回归之作《梅兰芳》也为获得大的认可。《赵氏孤儿》的开拍也不容乐观。两者的失意并未给后来者敲响警钟。田壮壮的《狼灾记》没能抓住 井上靖的思路而名利双失,冯小刚的《夜宴》则演了一场滑稽的莎士比亚悲剧,骂声一片。
        转战失败的原因固然多样。但导演把重心放在特效与场景制作而忽略了剧本思想的把握和人物心理的探索是不争的事实。继而,导演不再独立,为投资方与片方所束缚。无法决定电影的方向了。
          其中不乏成功的例子,台湾李安的《卧虎藏龙》为华语电影第一次赢得了奥斯卡的国际声誉。从家庭三部曲到好莱坞的《理智与情感》,再到《绿巨人》《断背山》《色戒》,在商业与文艺简谨慎行走,不失为一个成功的典范。
     当然还有不少坚守文艺阵地的导演,比如霍建起,杨德昌(已逝),侯孝贤,王全安,蔡明亮,王小帅等等。
      在中国,文艺导演的生存状态是恶劣的。一来收益甚小,长期得不到主流院线的关注和支持,二来内地残酷的审查机制让导演的生存更加艰难。
      我由衷地希望贾樟柯的试水不是一次跳水,浅尝辄止,中国优秀的独立电影人太珍贵了。

领导扯上文化

 韩寒在一次演讲中把中国无法成为文化大国和骇人听闻的文化审查制度归咎为“领导没有文化”。海峡对岸的龙应台女士在担任台北文化局官 员时写道“文化是什么“,驳斥了领导关于”文化不过是唱歌跳舞“的言论。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打了领导耳光。领导心里肯定不好受,仿佛被说中的穿新衣的皇 帝,暴露了自己的愚蠢。
       对于领导的没文化,我也深有体会。很 多领导不管书法有多丑,都喜欢题字,不管文笔都臭,都喜欢给书作序。文化在大多数时候就是一个颇有姿色的文弱女子,遇上委婉的领导会被揩油,性骚扰,若不 幸遇上粗蛮的,直接压在身下被蹂躏也无可奈何。于是”五个一“工程,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各种被禁止出版你的图书和被禁播的电影就成现象了。我的身边也有 没文化的领导,他们想出了”打击假发票”税收知识数字多媒体制作竞赛活动,”戒除网瘾“简历制作大赛等等。

   领导要是有文化呢?我想也是不让活的事。
       纵 观中国历史,最有文化的领导无外乎宋徽宗和李后主了。一个工书画,以瘦金体闻名于世。另一个是词中翘楚。二人都是专业文化人,业余皇帝,下场都很惨烈。宋 徽宗为完颜氏所掳,折磨致死,李后主亡国之君,被牵机药毒死。山河破败,百姓连安心稳固做奴才的命运都不得。说说略输文采的”秦皇汉武“。始皇帝修长城, 筑骊宫,焚书坑儒,文化人连脑袋都保不住,百姓刚免于诸侯割据之战,又入暴政水火。汉武帝老时昏庸无道,沉迷炼丹。”宫刑“乃文人最不堪之刑罚,为汉时独 有,司马迁既遭此罪,残忍至极。
     再说”风流人物“毛泽东,他是一个半知识分子,爱写诗词(也爱题字),与柳亚子,梁漱溟等人交厚。可他的文化折腾到了意识形态领域与阶级斗争 动向,便是无敌了。”10年文革”“破四旧”“批林批孔”是代表作。语录和样板戏是那个时代文化的全部。文化知识分子都下了干校,进了牛 棚,接受贫下中农教育。不屈的难免被整死,受不了屈辱的也自行了断了。
领导没有文化不行,有了文化也不行。难道文化没法活啦,不让百姓安生了。
哪一天,要是领导决定不了文化这担子的事了。让文化人自己折腾吧,那文化就有尊严了,就有救了。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棵山楂树

   说起这本书,我应该算是第一批读者吧。在席殊书屋狭窄的过道里站着看完了2007年第一版的《山楂树之恋》。腰封给人的形象很深,满满的各种推荐和感言,很多凤凰人还有朱大可,王蒙。情溢满言,分量很足。
   看书时就像是我扛着摄像机,拍着个人色彩的《山楂树之恋》,编剧是艾米,情节不会有删减,摄像,灯光,场景等剧务都是自己一手包办。看完了,电影也拍完了,就等着剪辑,配乐了。然后,在我的精神家园里又多了一棵图腾,上面写着“老三和静秋”,和许多图腾并排站在一起钟跃民(血色浪漫),王二(散见于各种王小波作品),格雷诺耶(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NJ(一一)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棵山楂树。
  静秋可以有很多,可是老三却只有一个。
  “静秋,你这样折磨我的时候,心里是不是很高兴?如果是,那我就没什么话说了,只要你高兴就好。但是如果你……你自己心里也很难受,那你为什么要这样折磨我呢?
     这又摆脱不了历史大背景的阴影。在那个年代,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血泪史,活着的死了的都无法摆脱被吞噬的命运。阶级,成分说的比天还大。从静秋被灌输的“审美观”可以看到“灭人欲”的畸形。
    电影标榜“史上最干净的爱情”,迎合了不少猎奇的口味,可这真的很变态吗?这在当时少见吗?
    我一向排斥所谓的“史上最XX”,一来是眼界的问题,二来是求点击的眼球经济,是媚俗。
女主角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就像《一个都不能少》的魏敏芝,《我的父亲母亲》的章子怡。她是单纯的,懂事的,带着些许哀愁的,是的,就是这样子的。
   还有,我说说一些浅见。听同学说影院里不少女生哭了,这几滴泪也许很复杂。一面是女公主+贵公子或是白马王子+灰姑娘的偶像剧浸泡,一面又是如《蜗居》《奋斗》版的现实爱情社会,情何以堪呀。
    从“处女膜的修复”到铺天盖地的“人流”广告,80后的性观念刚被冲击,“先进性“教育下的90后携着如”校鸡门“XX门”的各种丑闻扑面而来的时候,爱情观,性爱观会怎样动摇和失守呢?
   这其中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崛起,在生活中的地位开始上升和显现,到底还是本质上性观念的开放。
   表面上性解放,其实还是赤裸的性开放。“上床可以,谈钱可以,感情的牵制免谈‘
   在我看来,男权意识如40岁中年人,时间只是增大了啤酒肚的弧度,而女性意识好像刚迎来青春期,虚妄而冲动。